手稿-裝置-行為
手稿
手稿 Ⅲ

世界實際怎樣並不重要。
我看到的世界如何才有意義?
我看到的世界無關緊要。
我描繪的世界才有意義。
沒必要以手抖為藉口,
圖像的認識即是具身的認識,
描畫的限度即是認識的限度。
如果沒有能力描繪每一片葉片,
也不能渲染顏色——如何表現一棵楓樹?
關鍵在於葉片的「走向」。
是否應當重視這些細枝末節?
是否不鑽研現實就難以抵達超現實?(2024,4,22)
手稿 Ⅳ

畫面太寬,無法在紙上表現。視野與畫的不同。
分不清前後層次關係。
當我看到視野正前方的葉子時,我忽略了頭頂正上方的葉子
——為什麼忽視上方?(注意力的機制)
當風引起樹葉擺動時,視野隨之改變,
不同視角的雜糅引起矛盾(立體/主體)。
權力機制將對象納入認識領域,
從而生產知識、進行控制。
畫家試圖控制景物嗎?抑或景物控制了畫家?
如何創造景深?還是不用創造景深?(2024,4,24)
手稿 Ⅴ

番石榴,
為什麼是這個名詞?
好像看到那抹亮橙色就自然地這樣想。
夢境向現實滲入,
速記法不以V打頭,或者就是?
北極孕育了一切南極性與地下的南瓜。
北極意味著什麼?
南極性是何種性質?
什麼是地下的南瓜?
名字的相似是否會導致同一性認識的紊亂?
競爭,同時是名字合法性的爭奪
在名字中,在被呼喚中貫徹權力(不是命名權而是被命名權)
擁有多個名字 → 完全相反的情況
一個名字讓我想起一樣事物,理據何在?
你能不能看到我的痙攣?(2024,5,8)
手稿 Ⅵ

與圖層的思路相反,
直接作圖需要先考慮前景,
後塑造景深。
(我對「景深」的理解是正確的嗎?)(2024,5,13)
手稿 Ⅶ

表現不出窗框的縱深,
或許因為視角太過扁平。
不是有趣的畫面,
但層層疊疊的窗框書寫它的歷史,
這是有趣的。(2024,5,20)
手稿 Ⅷ

無文字
我不願提筆
沒必要打破寧靜
根在深潛而葉在生長
這些,我看見(2024,5,22)
手稿 Ⅸ

彗星、流光、
條帶、閘門、年輪、
運動、設準
必須學會使用線條/陰影(2024,6,3)
手稿 Ⅹ

嘗試一種表現主義畫法,
希望它表達了些什麼。(2024,6,10)
手稿 Ⅺ

不能責怪工具(2024,6,12)
手稿 Ⅻ

玩弄空間
我似乎很喜歡磚塊的紋樣,它們在交錯中創造
出一種和諧,就像黑與白,明與暗的輝映
基準與變異,空間在浮動。(2024,6,17)
裝置
上游


永居什麼的上游?
精英們的品質是:
哪怕身居糞便橫流之地,
仍能自封無限宇宙之王。(2024,11,18)
空中插座



懸空的插座。
輸電線居中,將畫面一分為二。
電力源源不斷,從肆意伸張的三色電線輸出。
電氣與鏡面
(某種現代居室的構造準則)
水與危險
光亮
從光亮中降落的離奇。
水汽朦朧的鏡面,
在其中你我看不清自己的面顏(2025,2,10)
行為
考後反思表

血、刻痕、傷疤、縫合線
(我不懂法語)
在考後反思表上畫圖會怎樣?
他們會將你視作瘋子,
並給你鐐銬、鎖鏈、圓珠筆
洋娃娃、手錶、橡皮泥、樹洞、
無線耳機和最後通牒。
時間 Ⅰ

被給予的時間
我稱之為夢想(2025,2,26)
時間 Ⅱ
無需解釋
時間在看不見的地方
流過(2025,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