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標簽

標簽在社會生活中當然有多重意義,在此僅略作探討。

人們給自己貼上標簽,用幾個簡單的詞定義自己,以期獲得社會認同,這本質是與社會磨合的自我規訓、面對他者的表演,直接目的是取悅他者,潛在目的是自欺式的自我取悅。給自己貼上標簽的人形塑自己的身份、樹立自己的「人設」,就像看戲劇中的人物一樣置身事外地規定自我行為,以他者視角對自己的作為評頭論足。

貼標簽的盛行,背後是社會取向推波助瀾。現代社會生活中的社交表現出膚淺、淡薄、短暫的特點,而標簽化的認識途徑正合於這種社交形式。網絡時代認識一個人只需要簡單的幾步:搜索、看標簽(資料卡)、發消息,一場迅捷但毫無意義的交際就此完成。標簽化的身份是單面的、非個性的、靜態的、強制規範的,與當今社會的理性化的功能至上主義完美契合,精煉的短語永遠無法指涉一個具體的人,缺乏句法結構的單一詞語盡顯效率至上世界的空洞和斷裂。

人在高度理性化的科層體制內被分門別類,貼上標簽。他們將職業生活的慣性帶入社交生活領域,使全社會充斥著各式各樣的標簽化身份。過度的分工致使人格的不健全,身份的固著不能帶來認同,只會造成情感的淡漠和內在性的缺少。

然而,我們也能看到抵抗。「斜杠青年」用紛繁瑣碎的名詞書寫自己的標簽,在碎片中索求整體,在單一標準中尋求多元價值,沖破規範化的牢籠,在共名的差異性黃昏中盼望著個體性返歸的曙光。斜杠推倒了標簽的磚墻,這是他們以嬉戲的姿態構築起的新浪漫主義堡壘,是向異化現代生活反戈的宣言,也是黑夜中的一絲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