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走進分析哲學》

讀完《走進分析哲學》(今年第一本)
這確實是一本很好的分析哲學入門綜述,全書著重從邏輯,特別是現代邏輯的角度,對現代分析哲學(語言哲學)的主要人物思想進行了分析,重點闡釋了當代哲學「語言轉向」的成因和歷史進程,並探討了哲學和邏輯之本質的認識問題。

全書最精彩的部分是對分析哲學兩大派系:形式語言和日常語言學派思想的具體闡述,這兩章覆蓋了從弗雷格到蒯因、斯特勞森等哲學家的重要學說,說明相當清晰,並結合現代邏輯簡要分析了這些學說的成因。但限於體例和受眾,本書在闡述學說時常常點到為止,對於模態邏輯也幾乎沒有涉及。此外,雖然本書一再強調現代邏輯的重要性,卻沒有給出一些邏輯術語,如一階謂詞系統的明確說明,這方面只能另外閱讀以了解。
後一章對語言轉向前的哲學中「泛語言分析」的闡述也很有意思,但海德格爾那一段我實在沒有看懂。這樣的純粹形而上哲學家,即使在語言分析中,也會使用含糊不清的表達,由此確實與使用現代邏輯的語言哲學家相去甚遠。

現在看來,同樣分析語言,產生區別的原因可能還是在於出發點不同。語言結構表征世界秩序,這點是普遍同意的。然而,日常語言學派認為語言基本能夠真實地反映客觀真理(雖然賴爾也指出「系統地引人誤解的表達」),因此直接分析日常語言來重塑形而上架構。對於海德格爾,語言則更多地是一種對真理的遮蔽,日常語言使人忽略了語言背後真正的存在,因此需要用含混和怪異的語言給人以驚醒,促使人思考本質。這樣幾乎相反的考量導致了兩派的矛盾(海德格爾的術語甚至被阿多諾稱為「本真性的黑話」)。而在後現代視角下,日常語言又成了意識形態俘虜下的癔癥話語,因此「黑話」正是當前我們所需要的。這又是另一個議題了。——Updated 2024, 2, 8

最後作者闡述了他對哲學和邏輯之本質的思考,認為哲學的本質是形而上;邏輯研究的是推理,且強調「必然地得出」。這些觀點是回歸西方哲學起源,從亞裏士多德的學說中提煉從來的,現在看來似乎有些陳舊了,但還是能很好地體現根植於西方學術精神中的批判和追問本質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