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石頭
「上帝能否創造一塊自己推不動的石頭?」
感覺這就是一個根據上帝的全能性刻意構造的自指悖論,當問題因自我指涉產生矛盾時,往往就成了語言問題,就像你不能定義一個最小的「不能用100以內個字定義的數字」,這可能是因為語言會在不知不覺中觸碰到根本的邏輯沖突吧。讓我們換一種更加極端的表述:上帝是否能創造一塊不能被創造的石頭?語言上的刻意構造就很明顯了。
另外,何為一塊石頭,是否一塊石頭需要擁有「被推動」,從而也有「不能被推動」的性質?我覺得不是。「推動」或者「推不動」取決於想要推石頭的行為主體的性質,作為上帝這樣一個全能的行為主體,祂理應有可以推動一切石頭的性質(前提是主觀意願?)。同樣地,他也可以創造一塊相當重的石頭,以至於沒有人能推動,但人的「推不動」是由人的性質決定的,而上帝具有全能性,祂自然能推動它。
退一步講,假設「被推動」和「不能被推動」確實是石頭的性質,那「不能被推動」是否一定依賴於「被推動」?如果一塊石頭不可能被任何存在推動(包括上帝),是否可以認為它存在「不能被推動」的性質,而沒有「被推動」的性質。若上帝創造出這樣概念化的絕對存在(柏拉圖意義的象?),「推動」一詞本身就失效了,問題於是失去了討論的意義。
再則,石頭的推動與否是時間性的。比方說,某一重量的槓鈴,此前從未被人舉起過,但在世界紀錄被打破的那一刻卻突然被人舉起,它瞬間就擁有了「可以被舉起」性。同樣,上帝可以在這一時刻創造一塊自身也不能推動的石頭,下一時刻便獲得推動它的能力,這就迴避矛盾了。當然,我們完全可以讓萬能的上帝在前面添上「任意時刻」的限定語,只是仍需注意,石頭的「能被推動」歸根結底是一個經驗命題,倘若不能經驗地被證實,那就毫無意義。在同一時刻驗證能否推動這樣模糊的性質就不簡單,遑論在無盡的時間中了。事實上,這個擴展的問題之所以困難,是因為它涉及了「能」,亦即模態的問題,因而必須考慮不同時態和可能世界了。
上述討論是在把上帝視作實體存在的前提下,但上帝並不是一個萬能的魔法師,而是一個在邏輯上全能的抽象存在。歸根結底,上帝這種超驗存在是不能被證明或者證偽的,尤其不能經驗地證明或證偽,只是取決於個人的是否相信罷了。目前我對上帝的存在持工具主義態度,因為覺得信仰很無聊,不信對我也沒什麽影響,所以我不信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