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螞蟻、羊皮紙,百年、幻滅」
「註定經歷百年孤獨的家族,不會第二次出現在地上」

讀完《百年孤獨》,深有感觸。
30萬字講述了一個家族的命運,跨越百年,實在令人震撼。
當羊皮紙顯現出「第一個人被綁在樹上,最後一個人被螞蟻吃掉」時,布恩迪亞家族在龍卷風中被徹底毀滅,百年興衰瞬間灰飛煙滅。歷史的車輪無情地碾過,百年也不過一瞬,而歷史中那些驚人的相似更昭示著人在時間長河中的渺小無能。

《百年孤獨》所寫的,是人與時間的反抗。
從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帶領人們建立村莊,到夭折的嬰兒被螞蟻吃掉,百年歷史早已記錄在羊皮紙上,百年間那些相似,無不展現出一種歷史虛無主義的無力感。從中便可知,人無法反抗時間。
但是還有另一種形式的反抗,即是存在。
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的開疆擴土、奧雷裏亞諾的南征北戰,無不是希望在歷史中留下存在的印記。人真的可以存在於歷史中嗎?百年家族毀於一旦,誰能記得老族長當年的夢想?將軍為國家奮鬥半生,所留下的,不過是幾句言語的描述。慘絕人寰的香蕉園事件,更是闡述了:只要人們想要忘記,就能忘記任何事實,忘記任何存在。所以,人是不能存在於歷史中的。

人只能存在於當下。
活在當下,這正是奧雷裏亞諾第二的生活方式。他以一種肆意的方式處事,無時無刻都只考慮當下,不憂慮未來。他雖生活荒淫可笑,但確實以無謂的態度享受了生活的每分每秒。
在與時間的反抗中,他大概是勝者吧,不論時間,不論未來,不論宿命,他的生活是充實的,正因如此,他才能說出那句「名言」:
「讓一讓,母牛們,生命短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