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繆的荒誕-反抗著作
讀了加繆的荒誕-反抗三部曲——《局外人》《西西弗神話》和《鼠疫》。
《局外人》首先揭露了世界的荒誕性(Absurdism),《西西弗神話》仔細分析了這種荒誕性,而《鼠疫》提出了面對荒誕的態度——反抗。
尼采說:「上帝已死」,進而「價值已死」「理想已死」。在「凡事皆許可」的狀態下,世界的荒誕性顯得更為明顯,正因為「許可」,才會不知所措,產生「與背景剝離的」感受,感到價值的喪失,陷入荒誕的桎梏中。
敢於承認荒誕並反抗荒誕的人即為荒誕人,他們清醒,自由而擁有無比激情。應當認為西西弗斯是幸福的,他的幸福就在於每一次的反抗中,這反抗就是在荒誕世間發現意義,創造價值的關鍵。
《鼠疫》以小說的形式闡述了反抗的本質,即「正直守本分」——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這樣就能創造價值。這樣的態度也許可以歸結為「盡人事,聽天命」,反對所謂的英雄主義,而是回歸人本身,因而也是一種人本主義。
荒誕無處不在,那麽應試教育便是學生生活中最大的荒誕了。但我尚無反抗之激情與力量,只能做給局外人罷了。
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有著本質的荒誕性,於是,一種追求過程的、所謂「盡人事,聽天命」的觀念消解了它們的矛盾,或者是,將這兩種主義一並消解了。
想來《鼠疫》中的角色與這些觀念是可以對應的吧。塔魯代表著理想主義者,記者朗貝爾前期代表著現實主義,小職員約瑟夫·格朗則兼有之,而裏厄醫生則代表著加繆所贊賞的「正直守本分」的品質。
從這些人物的結局可以看出加繆對三種觀念的態度,塔魯抱著追求死去,僅在死前得到了平靜;朗貝爾千方百計想出逃,最終自己選擇留下;裏厄守好本分,贏得了最終的勝利。約瑟夫·格朗的結局相當有意思,他的身上即有現實主義又有理性主義,本身是相當平凡的人物,卻能在感染鼠疫後死裏逃生,獲得痊愈。或許,這個小職員代表著所有勇敢反抗的普通人,即便庸庸碌碌,卻也在反抗中成就其偉大。
Updated 2023, 9,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