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傑《結構主義》
在讀皮亞傑的《結構主義》。
結構主義大概就是研究整體性及對象間關系的思想,應該說是一種整體論。
由對象之間的關系所得到的,是一個結構,而這樣一個結構具有單一對象不具備的性質。在一些情況下,研究這樣的結構,可以得到更全面的結果。
結構具有三個特性:整體性、轉換性和自身調整性。整體性是由一定的組成規律得到的,這樣的組成規律是獨立於對象之外的,且包含在一個轉換體系中,自身調整性帶來了結構的守恒性和封閉性。
轉換性的概念很抽象,似乎是為了解決結構形成的時間性問題而提出的?不太理解「轉換」之含義,還需進一步思考。
與這樣的結構相對應的數學對象是群。群具有封閉性和一種確定的運算,這樣的性質恰好符合一個結構的定義,因此,群是代數的結構。
對群進行進一步研究,便可發現,它也可以看作是邏輯與全部數學的結構。而群在現代物理中的廣泛應用,體現了這一種結構的廣泛性。
結構主義在科學上價值很高,但在一些領域也有很大的問題。它的問題在於設想了一種確切不變的規律系統,而事實上,對象之間的關系是不穩定的,存在內在矛盾。由批判結構主義誕生的解構主義,就對這種矛盾進行探討,發展為更自由開放的思想。